新華網北京7月24日電(記者 李萌)“月亮出來亮汪汪,亮汪汪……”23日晚,在云南民歌《小河淌水》悠遠清純的旋律中,云南花燈戲《山村·小河·月亮》在北京紅塔禮堂上演,為首都各界帶來一場獨具魅力的演出。
《山村·小河·月亮》是云南參加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的代表劇目,以發生在云南大理彌渡縣的愛情傳說為主線,將當地傳統民歌、服飾與現代藝術表現手法結合,使用云南方言表演,呈現獨特的藝術魅力。全劇共八個章節,包括《小河淌水》《繡荷包》《彌渡山》等24首地方特色濃郁的民歌,生動地展現出當地美麗山水風光和多彩的人文風俗。
據介紹,“花燈戲”是廣泛流傳于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曲藝。云南花燈戲歷史悠久,擁有成熟的表演藝術體系,在發展過程中與多元的民族文化相融合,呈現出鮮明的藝術特點。彌渡縣是著名民歌《小河淌水》的故鄉,擁有花燈民歌曲調500多首、劇目250多個,彌渡花燈、彌渡民歌都先后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當地專門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等機構,推動對這項藝術形式的傳承和保護。(完)